川觀新聞專訪全國人大代表、廣元市委書記鄒自景:4年前青川種下的“扶貧茶苗”要上市了
來源:本站 時間:2022/3/30 11:15:42 瀏覽量:

2018年4月,浙江省安吉縣黃杜村20名農民黨員給習近平總書記寫信,匯報村里種植白茶致富的情況,提出捐贈1500萬株茶苗幫助貧困地區群眾脫貧,得到總書記的肯定。隨后,包括四川廣元青川縣在內的3省4縣34個建檔立卡貧困村被確定為受捐地,種下了來自黃杜村的“扶貧茶苗”,當時預計4年后進入采摘期。

4年時間飛逝而過,廣元順利打贏了脫貧攻堅戰,與浙江的東西部協作進入了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新階段,那些飽含深情厚誼的“扶貧茶苗”也終于要上市了。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川觀新聞記者專訪了全國人大代表、廣元市委書記鄒自景,向他了解“扶貧茶苗”和浙廣東西部扶貧協作的情況。

全國人大代表鄒自景(歐陽杰 攝)


川觀新聞記者:聽說那些從浙江來的“扶貧茶苗”今年就要上市了?

鄒自景:你說的是“白葉一號”,是浙江安吉縣(溪龍鄉)黃杜村捐獻的,我們主要是在青川縣種植這些茶苗。到現在為止已經種植了5200多畝。今年,首批種植的2000畝進入采摘期。這次采摘估計鮮葉產量能超過3000公斤,制成干茶接近700公斤,茶農開始受益了。

白茶在綠茶中是品質比較好、檔次比較高的一款茶,對農民的致富增收效果比較好。我們一直在積極發展白茶產業,今年準備再栽種1700多畝,把種植面積擴大到7000畝。最近幾年,從省到我們廣元市對白茶的種植和管護、后續加工、品牌營銷都很重視,做了大量的工作。

這其中也離不開浙江的幫助,我們與浙江密切配合,向他們學習經驗,不斷提高茶產業的發展水平。

川觀新聞記者:說到東西部協作,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全面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深化東西部協作。能否介紹一下廣元與浙江的協作情況?

鄒自景:廣元與浙江的合作,或者說浙江對廣元的幫扶由來已久。早在1996年,浙江就響應中央的號召幫扶廣元。2008年汶川地震后,在災后重建過程中,浙江又對口幫扶青川縣。在脫貧攻堅、精準扶貧時期,浙江的臺州、湖州、麗水3市對口幫扶廣元的6個縣區。在新一輪東西部協作中,杭州市的6個區又來幫扶廣元的6個縣區。浙江對廣元的幫扶極大的促進了廣元經濟社會發展,在幫助我們順利完成打贏脫貧攻堅戰任務的基礎上,現在對我們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也是一個極大的促進。

去年以來,我們堅持把杭廣東西部協作為重大政治責任、重大發展機遇、重大合作平臺,以爭創東西部協作共同富裕范例為抓手,切實加強與杭州市各級各方面的密切聯系,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開展東西部協作,助推廣元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川觀新聞記者:廣元與杭州的新一輪協作目前有哪些進展呢?

鄒自景:去年以來,我們雙方已經召開了2次高層聯席會議,簽訂《數字鄉村建設》《文化旅游協作》《縣區結對》等6類協作協議,6個結對縣區黨政主要負責同志互訪了18次,還成功舉辦了浙廣合作25周年系列活動。

在產業合作方面,剛才講到的茶葉,實際上不只是“白葉一號”,我們在旺蒼和青川一共種植了40多萬畝茶葉,還有在旺蒼正在推進的浙江仙居雞養殖、楊梅等產業的協作。在新一輪協作中,我們已經擴大到工業園區的建設發展,鞏固提升“1+6”共建產業園,引進杭州好興星等55家浙江企業落地廣元投資。

在人才技術合作方面,浙江近年來選派了大批技術干部,包括教師、醫生、農技人員等來幫助廣元,我們也選派了一大批技術人員到浙江去進修培訓,我們聯合舉行了鄉村振興等各類培訓活動120多期1.6萬余人次。在新一輪的協作中,我們特別強調社會民生領域相關的行業培訓。

還有一個比較傳統又非常有效的方式,就是勞務協作。勞務協作過去主要是解決廣元地區過剩的勞動力就業問題。我們現在考慮這個問題則是從互利雙贏的角度出發,一方面讓廣元的勞動力能夠充分就業,獲得更高的收入。另一方面這也是我們對浙江企業發展的一種支持。我們建立了“1個杭州總站+6個協作區分站+N個企業+N名聯絡員”東西部勞務協作工作機制,累計培訓農村勞動力7600余人次,幫助我市3.11萬名農村勞動力實現穩定就業,建成“杭廣共富云”國內首個東西部勞務協作數字化服務平臺。

此外,我們與杭州還在項目建設、消費幫扶、社會幫扶等方面開展協作,推動新一輪東西部協作走深走實。

川觀新聞記者:今年全國兩會上,我注意到您提了3條與廣元交通發展相關的建議,這是出于怎樣的考慮?

鄒自景:廣元的地理位置非常特殊,地處祖國大西南和大西北的扭結點,是四川北向東出橋頭堡,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北向重要門戶樞紐,也是西部陸海新通道的一個重要節點。經過近年的發展,廣元交通樞紐地位更加彰顯。

但是現在我們感到還有短板,就是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還不完善。過去我們更多的重視路網建設,但是對與物流相關的基礎設施建設重視不夠,短板還比較明顯。我們的路網設施對于客運的支撐作用非常明顯,但是對貨運支撐不足,進而對產業發展沒有發揮其應有的效果。

根據廣元的地理區位優勢和現有交通條件,去年廣元市第八次黨代會提出要發展樞紐經濟,打造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建設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作為來自廣元的全國人大代表,我今年也提出了多個相關的建議。

例如高速公路方面,我們希望進一步加密高速公路路網體系,這是廣元、四川甚至整個西南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急需?,F有的京昆高速車流量已經超過了其設計流量的三倍,通行壓力巨大。這條高速承擔了成都平原經濟圈對外60%以上的貨運物流任務。目前國家已經規劃了京昆高速復線,成都經綿陽至廣元段已經開工,但廣元到陜西段還沒有開工,這需要兩個省的協調、交通運輸部和國家發改委的支持。

再例如鐵路方面,在設立廣元鐵路港、建成西部地區地級市第一個動車所、開工廣元綜合物流基地等基礎上,我們呼吁加快推進廣巴達萬鐵路擴能改造項目。實施廣巴達萬鐵路擴能改造對于暢通川甘青新戰略大通道,服務國家、省重大戰略,滿足地區客貨運輸需求,貫通南北鐵水聯運通道等方面都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目前與廣巴達萬鐵路順暢銜接的前后方通道(蘭渝鐵路、襄渝鐵路、滬漢蓉鐵路)均為時速160公里、雙線、電氣化的大能力客貨共線鐵路,僅廣巴達萬鐵路各段標準較低、極不統一。所以我們希望能加快推進擴能改造,這對于川北、川東北地區的發展至關重要。

來源:川觀新聞